2013-12-03
文章来源:《世界海运》,2010年第05期。
樊 如 森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200433)
提 要: 通过对环渤海地区内河航运发展概况的历史性回顾,分析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地区的内河航运出现严重衰退的原因。提出该区域走出非可持续性发展误区的观点。
关键词: 内河航运 经济现代化误区 环渤海
作者: 樊如森,男,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教授。rsfan@fudan.edu.cn
内河航运自古就是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水上交通手段,相关研究成果自然也所在多多。如李华彬主编的《天津港史(古、近代部分)》【1】、邓景福主编的《营口港史》【2】,曲晓范、周春英合著的《近代辽河航运业的衰落与沿岸早期城镇带的变迁》【3】、周艺怡著的《海河下游内河航运何去何从》【4】、樊如森著的《民国以来的黄河航运》【5】等等,均程度不同地论述了该区域内河航运的发展历程,其奠基作用自不待言。不过,已有研究对该区域内河航运的衰退情况,及其由此显现的经济现代化误区,则缺乏应有的洞察。不明乎此,环渤海经济发展的隐患,将益愈严重。
一、1980年代以前环渤海地区的内河航运概况
在现代化的铁路、公路运输方式诞生以前,内河航运始终是中国内陆主要的长距离货物运输方式。环渤海地区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之一,内河航运一向发达。
1、海河流域的内河航运
海河流域,是我国内河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在晋冀交界处的山区发源地,流程达10km以上的300多条支流,汇集成流经东部平原的几十条大河,从而奠定了河北平原内河航运的自然地理基础。不过东汉以前,这些河流都独流入海,内河航运之便比后来逊色。东汉末年,曹操为运送军需而人工开凿了白沟、平虏渠、泉州渠等运河,把该地区东西流向的主要河流连通起来,形成了扇形的泒河水系(今海河水系),构筑成了一张以今天津地区为中心的内河水运网络。隋炀帝时,又开凿了大运河北段的永济渠,将漳水、滹沱河、拒马河、桑干河、潞河连通入海,并与大运河的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相衔接。唐朝又开挖了新平虏渠,使今军粮城一带发展成为船只云集的“三会海口”。1153年,金朝将首都迁到燕京(今北京)后,今天津地区便成为今河北、河南、山东一带粮食转运京师的水运枢纽。“自旧黄河行滑州、大名、恩州、景州、沧州,会境内濒河十四县之粟;自漳水行御河,通苏门、获嘉、新乡、卫州、浚州、黎阳、卫县、彰德、磁州、洛州之馈;自衡水经深州,会于滹沱,以来献州、清州之饷”【6】。此后的元、明、清各朝,也都以今天的北京作为都城,处在首都漕粮河运和海运中枢位置的今天津地区,内河航运的通达性,也就格外得到历代政府的重视。到清代中期,天津的三岔口遂成为海河流域的内河航运中心。
1860年口岸开放以后,受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强力拉动,天津地区的海上和内河航运,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当时,吃水深度较大的海船,大都停泊到新建的紫竹林租界港区和塘沽沿海港区;航行于海河各支流之上的大小木帆船,则依然停泊在三岔口内河港区。当时“豫省之彰德府(今安阳市)去津行程17日,长达480哩(英里),全程几皆水路,是以商货之运费大为减少;鲁省之临清州及东昌府(今聊城市),去津有13日之路程,计长330哩,其情形亦复如是”[7]。海河和支流和潮白河、滦河水系一起,共同构成了天津地区稠密的内河航运网络。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轮船、火车、汽车的陆续兴起,以木帆船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内河水运,在区域性物资交流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据统计,1912年,内河航运占天津输往腹地商品运输总量的41.61%,占内地输往天津商品总量的45.87%【8】;到1921年,内河航运在天津与腹地间货物集疏总量中的比重下降到25.5%[9],但由于内河航运价格低廉、转运灵活,仍不失为天津与其腹地之间的重要交通手段。海河5大内河航线上的船只,所联结的内河航运腹地达225000km2,在天津与河北、山东、河南广大区域的物资交流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1950年代以后,海河的内河航道经过大规模的整治,特别是河网化建设以后,内河航运有了长足的发展,1958年内河通航里程达到3095km,其中与天津港连通的机船航道,也达到了1355km。到1979年,天津地区通航的河道尚有海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北运河、蓟运河、新开河、金钟河、洪泥河等9条,通航里程仍为457km【6】。
2、黄河下游的内河航运
黄河干流自河南省孟津、武陟县以下,便摆脱了两岸山脉的约束而进入到广阔平缓的冲积平原,水流的速度逐步减缓。这样,河水挟带的泥沙便得以大量沉积在河床上,河流改道事件也就屡屡发生。为了减少水患,先民们很早便从这里开始,一直到黄河入海口,人工构筑起了层层叠叠、连绵不断的堤坝。久而久之,黄河就被两岸的大堤束狭成了河底高于堤外地平面的“悬河”。不过,“悬河”的出现不等于航运价值的失却。因为在两岸的堤坝之内,黄河依然是一条洪水翻滚的浩淼巨浸。既然有水,就能行船航运。并且,黄河愈到下游水量愈大,河面愈开阔,航运愈便利,物流上的贡献也就愈大。
民国时期,河南省境内的黄河,自“郑县以下,至山东的栎口(即济南附近之洛口镇)间,水运称便,所以豫东的农产品,一部分由此途散布山东一带”【10】。山东省境内的黄河水运更加发达。“黄河在鲁省境内全线可以通航,通行之船只,以帆船最伙,此外舢板、划船等亦有,惟轮船则绝无通航者。帆船顺流每日大概可行百余km,逆流每日约行30km。沿河运输之货物,以各县出产不同而异,大概以花生米、麦子、面粉、黄豆、黑豆、小米、棉花、布疋、食盐、煤炭、煤油、洋油、纸烟、鸡蛋、石料、木料、苇箔等项最多。载客价格平均约10km取费1角。自利菏汽车路筑成后,黄河之运输价值稍减。但以水脚低廉,故货运仍多利赖之”【11】。
黄河下游支流河段有航运之利者,为河南省境内的洛水、伊水、沁水,山东省境内的小清河。洛水干流总长370km,下游航运繁盛。巩县方志记载,“巩以河洛交流,故船户特多……有清季年,全县商船约七八百艘,帆樯林立,往来如织。洛水上游极浅,逆流仅抵洛阳;黄河则上溯陕西,下浮济南,时或远达海口”[12]。伊水夏秋水大之时,也可以通行舟筏[13] 。沁水干流全长约350km。济源以上水流湍急,以下渐趋平缓。济源至武陟100多里,水势涨落不定,“每当伏秋汛滥之时山水暴发,一片汪洋,运货行船,尚为便利。设天气久旱不雨,水势减低,宽不过数丈,深只3—5尺,运物行舟,颇多不便”[14]。
小清河原为大清河(古济水)的支流,全长229.71km,码头起自济南附近的黄台,经过章丘、齐东、邹平、长山、桓台、高苑、博兴、广饶等县,在寿光县的羊角沟入海,为济南与渤海沿海的烟台、龙口、虎头崖之间的重要水路。通航以3—11月间最为繁忙。通行的船只主要是对槽船、帆船等,水流平缓时,顺风每日可行100公里,逆风每日仅20—30km,来往运输的货物,以棉花、麦子、花生、面粉、豆类、蔬菜、食盐、煤炭、油、石灰、木料、花衣、苇箔之类最多。由济南至羊角沟每百斤水脚约8角,客票每人约2元[11]。航行于本河的民船通常超过1000只,无风时上航7日下航4日,顺风上航3日下航2日。小清河由于航运较为繁忙,所以不少人亦曾屡次试验行驶汽船,最终获得成功[15]。1935年之前,从河口到羊角沟之间,汽船已经可以乘潮出入[16]。而本部设在济南的济渤汽船公司、华通汽艇社、泰发顺汽船公司3家公司,也在小清河从事轮船客货运输业务[15]。
1950年代以后,黄河航运曾一度获得国家和沿岸省区的高度重视,因而其内河水运随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国家本着防洪为主,兼营灌溉、发电、航运的综合开发治理方针,在交通部成立了专门的黄河流域航运规划办公室,河南、山东等省还成立了黄河航运管理处。河南省黄河航运管理处规模最大,最多时拥有船只829艘,载重吨位15162吨,职工1092人[17]。1980年代初年,下游的山东段黄河已成功实现了800吨货轮的河海联运[18]。
3、辽河流域的内河航运
辽河是东北南部地区的重要河流之一,20世纪初年的中东铁路、京奉铁路通车以前,它一直是环渤海北部地区的水上交通动脉。1904年代,辽河干、支流河段,共有各种运输船舶达到4万艘,运送长途旅客25万人,货物400万吨,通航里程达1250km。辽河航运业的繁荣,带动了沿岸地区乃至整个东北南部地区,统一商品市场的建立,孕育出东北地区第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城市带。只是后来,随着这一地区的无序开发,水土流失加剧,加之铁路与海运的竞争,辽河的通航里程缩短,运输能力下降。到1930年,辽河上的各种船只仍有900余艘,总吨位为2.6万吨,航线为650km【3】。
二、1980年代以后环渤海地区内河航运的严重衰退
发展内河航运最基本的物质前提之一,就是河床里面必须具有一定流量而又连续不断的液态水体。但是,进入1980年代以后,由于工农业、特别城市用水的迅速增加,环渤海地区可供行船的内河水体却急剧减少,再加上一些不当水利工程的制约,该地区的内河航运便空前地衰落了。
1985年,海河中游建设了二道闸以后,连接天津港的内河航运,就仅存39.5km了【6-P279】。为天津区域经济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的海河水运,已经基本废止。
黄河下游河段自1972年开始,出现了自1919年黄河拥有系统水文观测资料以来的首次自然断流,此后愈演愈烈。断流频度不断增加,1972—1990年的19年间,就有13次断流,平均3年2断,而1991—1997年发生了7次,7年7断;断流时间不断延长,1990年前断流只发生在5—6月的旱期,1990年后则提前到2月而延后到10月,1970年代年均断流9天,1980年代年均断流11天,1990年代年均断流71天,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断流里程不断拓展,1970年代平均断流135km,1980年代平均断流179km,1990年代平均断流296km,其中1995年断流683km(河南开封市陈桥村以下),1996和1997年均断流700km,占下游河道总长度982km(孟津以下)的71%强【19】。
河道断流的最主要原因,是愈来愈大的工、农业和城市用水量。农业用水方面,引黄灌溉的面积从1950年代初的80万公顷,增加到了1994年的731万公顷。再加上沿岸工业和生活等方面对河水的取用,使得黄河径流的开发利用率,已经超过了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m3)的50%【19】。城市用水方面,随着西北特别是华北城市规模的迅猛扩大,黄河流域水资源的短缺更加严重。以北京为例,解放初期,它作为全国最大的消费城市,人口才150万左右;仅仅过了50年,它就飞速发展为人口超过1000万超大型工业中心城市。北京自身拥有水资源,主要是密云和官厅2个水库不足10亿m3的蓄水;而实际用水方面,仅北京城内的生活用水就需要10亿m3,工业用水则需要20亿m3。为了弥补庞大的用水缺口,保证北京城的用水安全,国家便把山西和河北两省原本就稀缺的水资源,强行调拨到了北京【20-P11】。与此同时,人口和工业同样飞速发展的天津、唐山、石家庄、济南、青岛等等,有哪一个城市的水源能够自给?有哪一个城市不在严重地透支着日趋短缺的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呢?据统计,“为保证京津用水,河北省平均每年要调水21亿m3供给北京和天津”,结果“全省地表水资源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呈减少趋势,1990年代有所增加。自产地表水由1950年代的236亿m3,减少到1980年代的81.3亿m3,减少了65.4%。入境水量由1950年代的99.8亿m3,减少到1990年代的30.0亿m3,减少幅度达69.9%”【21】。
地表径流的极度缺失,自然严重制约甚至扼杀了环渤海地区原本繁荣的内河航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