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史地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其他新闻 -> 史地专业委员会 -> 正文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2016年长春会议纪要(概括)

作者:阅读次数:日期:2016-09-07

2016-09-07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社会科学处承办的“新时代的历史地理学暨东北历史地理研究——2016年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于2016716-17日在长春举行。中国地理学会副秘书长、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吴正方教授代表地理学会致辞,祝贺会议的召开并结合当前地理学的发展趋势,阐述了历史地理学的当下意义;专业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在开幕式上汇报了本届专委会成立以来所做的主要工作,并就新形势下历史地理学科的机遇与挑战提出若干重要问题。全国政协常委、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上届主任、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接着发言,他首先高度肯定了本届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所做的工作,然后论述了新形势下历史地理的发展问题。东北师范大学韩东育副校长介绍了东北师大与历史地理相关的学科建设情况。16日晚上,专业委员会召开会议,全体到会委员出席了会议,就吴松弟在开幕式上提出的新形势下历史地理学科发展若干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取得共识。17日晚,专委会又组织了一个开放的主要面向中青年学者的 “历史地理学发展论坛”,参会代表60余人就历史地理学现阶段发展中所遇到的重要问题各抒己见。

                           

一、当前历史地理学发展需要面对的问题

    我国当前的经济文化建设已进入新阶段,对历史地理学科而言,新阶段既是进一步发展的机遇,也意味着新的挑战。概括而言,需要思考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办法,大致有如下内容:

历史地理学如何更好地经世致用,与直接为现实服务的现代地理学对接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为此需要知道地理学界希望我们提供什么,同时需要加速历史地理研究的科学化和交叉学科研究方法的引入。

历史地理学目前对现实重大问题关注不够,也缺乏宏观角度的地理关怀,而且社会上对历史地理在现实中的作用不甚清楚。因此,历史地理在学术研究时需要多思考现实问题,相关研究中要进一步说清楚我们能做什么,怎样做,有必要加强地理学的素养。同时,还要向全社会大力宣传历史地理的作用,推广可以应用的成果,提出事关国家发展和目前应对的重大问题,说明历史地理学的独特之处和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历史地理重视资料考证,这一长处今后仍须坚持。近年来一些单位在GIS、遥感等技术上的运用上有所进展,但总体而言,利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仍有所不足,导致其他学科的学者难以利用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在上探讨历史与现实的重大问题。

历史地理学本身是历史和地理的交叉学科,历史地理的各分支在此基础上还加上与历史、地理以外的第三个学科的交叉。历史地理要重视学科交叉,要使用交叉学科的术语和研究方法,让有关研究者以及政府人员看懂并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

历史地理的学科交叉性,要求在努力做到与地理学对接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历史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故凡要加强与地理学对接的学者,需了解地理学科刊物的特点和要求,尽量采用地理学的科学名词和研究方法,在内容和学术关注点上注意和现代地理学实行对接。而希望发在历史学杂志上以引起历史学关注的论著,自然要符合历史学论著的学术要求。

在研究视野方面,除了宏观尺度,中观尺度、微观尺度也不应排除。历史地理研究如果能够进一步的精细化,并将视野向下,对一些学科和部门,例如对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将大有裨益。

各个时期、各种地理要素的历史地理都须有人研究,但如要充分体现历史地理研究的应用性,仍有必要加强对明清及近代历史地理的研究。

许多历史地理研究者只关心自己个人的研究,缺乏对学术增长点和国际流行的热点、观点的关注,也缺乏全球眼光。这一现状亟需改变。

目前的历史地理研究机构,有直属于学校、属于历史学院系和属于地理学院系三种情况,近年来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一些属于地理学院系的机构出现萎缩的现象,希望这一局面尽快扭转,实现学科的均衡发展。

同时,还需改变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尤其对落后地区研究不够这种状态,事实上对这样的地区不仅要加强研究,而且更需要强调研究中的经世致用。由于一些单位历史地理研究人才相对不足,希望复旦大学历史地理所、陕西师大历史地理所等单位通过举办培训班、支持外单位教师进修等多种形式,帮助培训人才。

目前各个学科都在交叉、分化,这反映学科发展并非绝对不变,而是与时俱进的。例如环境问题,很多学科都有所涉及,并非只有历史地理学者在做,对于重要的选题,历史地理学者不仅要积极参与,拿出成果,而且要对自己的独特性贡献要充分说明。目前历史地理在历史学界的地位比较高,影响比较大,问题在于历史地理今后的研究如何开展。如果从全球史观来看历史地理研究,我们的领域、视野、方法可能都还有局限,而且历史地理学的一部分理论、方法并不先进。对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还要有全球视野。

历史地理的学科性质属于地理学科,但目前历史地理在教育部的学科分类上却属于中国史之下的二级学科,这一分类忽略了历史地理的学科性质和它由历史、地理两大学科交叉形成的特点,不利于历史地理学科的发展。为了提高历史地理学科的学术地位,改变目前的不利状态,历史地理学者当前亟需开展的工作包括:

——需要完善历史地理的构架,建成基本的理论体系,进行规范性的研究,还要做大研究的体量,加大历史地理的影响和宣传。有学者提出目前国家地名普查正在省、市、县各级全面展开,历史地理学者应设法全方位参与进去。

——需要在国内高校设置有历史学科或地理学科的高校,普遍开设历史地理课,改变目前还有一些院校没有开设历史地理课的状态。

——需要将历史地理研究的空间范围,从中国扩展到外国,开展外国历史地理研究,逐步建立外国历史地理研究的基础,形成一定规模的研究框架。

二、关于《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是专业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承办的的全国性刊物,凡在《历史地理》发表的论文,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化和科学性。确切地说,即名词不滥用,考证严密,资料一手,出处无误,有明确的结论和规律探讨,并附上必要的地图、表格。具体的标准,将由编辑部制订并公布之。

《历史地理》除了继续保持较高的学术质量,坚持创新,办得更活、更有质量。近期将采取如下的措施:

1、开设“外国历史地理”栏目,每期放一或多篇论文,目前只接收中文文稿。

2、开设“历史地理理论与方法”、“历史地理学术名词标准化”等不定期栏目,每期放一、二篇论文。

3、重要会议的内容综述及高水平论文可组成专辑发表。

4、某一专题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可组织相关内容的高水平论文开设专栏,推动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开展,学术带头人可撰写“栏目主持人引言”。

5、适当鼓励一些有助于咨政的应用研究论文,并适当增加边疆研究内容,鼓励边远地区学者投稿。

三、关于“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之窗”

为了便于互通,将在复旦大学“禹贡网“的“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之窗”上,开设新的窗口。(1)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通讯,包括专业委员会和下属各单位的信息;(2)刊载即出的《历史地理》目录和各篇论文的中文、英文“论文摘要”。(3)历史地理的新思考和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