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8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年会
暨“江南灾害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
会议议程
11月11日(星期五)
全天会议报到
复旦大学燕园宾馆(上海市杨浦区政通路270号)
11月12日(星期六)
开幕式
时间:09:00—09:30
地点:逸夫科技楼一楼报告厅
主持人:安介生(复旦大学史地中心教授、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议程: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吴松弟教授致辞
复旦大学史地中心副主任杨伟兵教授致辞
中国水利科学院水利史所所长吕娟研究员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朱浒教授致辞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晓华教授做年度总结报告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夏明方教授致辞
合影
时间:09:30—09:50
地点:逸夫科技楼前草坪
主题报告会(第一场)
时间:09:50—11:50
地点:逸夫科技楼一楼报告厅
主持人: 夏明方(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教授、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主任)
评论人:
徐海亮(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前秘书长、教授级高工)
王尚义(山西省社科联副主任、太原师范学院前院长、教授)
(每人发言25分钟、集中评论20分钟)
1、古代江南水文与旱涝关系以及灾害防御中的科学与景观手段
王建革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2、浙江省近两千年来台风风暴潮图谱
高建国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教授级高工、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
3、赈务对洋务的倾轧——“丁戊奇荒”与李鸿章之洋务事业在1870年代的顿挫
朱浒(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所长、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4、历史灾害研究中的若干前沿问题
卜风贤(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教授、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午餐、休息 (12:00—13:30)
分场报告会(第一场)
时间:13:30—15:15
地点:复旦光华楼东辅楼103会议室
主持人:朱浒(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所长、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评论人:
周琼(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所长、教授、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阿利亚(新疆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每人发言10分钟、集中评论15分钟)
本场报告会主题:灾害研究的文与理
1、郝平:和而不同:多学科视野下的灾害史研究(2001-2016)
2、张俊峰:深入挖掘灾荒史研究的民间文献:明清以来沁河流域多种文献中的灾荒记忆与民众经历
3、夏炎:唐代地方官应灾的德政记录:历史特殊性与史家选择
4、杜龙江:基于尺度变换的历史水系特征研究初探
5、杨煜达、韩健夫、闫芳芳:过去千年黄土高原极端干旱事件重建与影响因素研究
6、刘建刚、万金红、谭徐明:2009年秋~2010年春西南地区干旱及历史场次干旱对比分析
7、朱正业:淮河流域时空特点的历史考察
8、萧凌波:清代主要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
茶歇 15:15—15:30
分场报告会(第二场)
时间:15:30—17:30
地点:光华楼东辅楼103会议室
主持人:吕娟(中国水利科学院水利史所所长、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评论人:
王林(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系主任)
张崇旺(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淮河流域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每人发言10分钟,集中评论15分钟)
本场报告会主题:灾害与政治
1、刘祥学 自然灾害与明蒙关系
2、贾国静:治河即所以保漕?清代黄河治理的政治意蕴探析
3、胡英泽、张爱明:近代华北灾荒与乡村土地改革——以山西省永济县东、西三原村为例
4、段伟:明清时期水患对苏北地区县级治所迁移的影响
5、么振华:五代十国灾害救治特征略论
6、吴四伍:论清代捐监与国家治理研究
7、王玉玲:灾异思想在古代日本的发展及影响
分场报告会(第三场)
时间:13:30—15:15
地点:光华楼西主楼2201会议室
主持人:周琼(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主任、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评论人:
张祥稳(安庆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学院教授、副院长)
刘建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减灾中心教授级高工)
(每人发言10分钟,集中评论15分钟)
本场报告会主题:人与环境的互动
1、徐波:论作物入侵——明清以来强适应性作物扩张与中国西部的生态灾变
2、张崇旺 明代的农林病虫害及其防治
3、王晗:清至民国时期陕北黄土高原地貌环境和自然灾害关系研究
4、刘志刚:人与自然的共业:清代至民国洞庭湖区湖田围垦的兴盛与衰败
5、徐建平 北洋政府时期京直水旱灾害成因研究
6、张祥稳:晚清(1861-1911)安徽灾害成因之社会因素述论 :以水旱灾害成因为重点的研究
7、梁志平:救国与救民:民国工业废水污染与社会应对-基于嘉兴禾(民)丰造纸厂“废水风潮”的研究
茶歇 15:15—15:30
分场报告会(第四场)
时间:15:30—17:30
地点:光华楼西主楼2201会议室
主持人:徐建平(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院长)
评论人:
朱正业(安徽大学淮河流域环境与经济社会研究中心教授)
王英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减灾中心教授级高工)
(每人发言10分钟,集中评论15分钟)
本场报告会主题:水害与水利
1、张伟兵:筑堤与筑坝:1560年长江大水与明中后期荆江防洪问题探讨
2、胡其伟:靳辅治河与苏鲁豫皖接壤地带水利纠纷
3、胡勇军:浚湖与筑库:民国时期东苕溪上游防洪治理变迁研究
4、康武刚:御卤蓄淡:宋代温州沿海平原埭的修筑活动探析
5、李嘎:凤翔东湖:明代以降黄土高原一处城市水域的景观营建与日常生活
6、刘伟国:梅城镇水环境的历史演变及其研究意义
7、万金红:浙江省钱塘江流域"2011.6"洪涝灾害调查分析
主题报告会(第二场)
时间:19:00—21:00
地点:光华楼东辅楼103会议室
主持人:高建国(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
评论人:
邱仲麟(台北“中研院”史语所研究员、傅斯年图书馆馆长)
蔡勤禹(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所教授、所长)
(每人发言20分钟,集中评论20分钟)
1、 陈业新:近50年来学界关于水旱灾害史料等级量化工作进展及其述评
2、 徐海亮:苏轼参与苏皖防灾赈灾活动的环境背景
3、安介生:略论明代湖州地区的灾患与社会应对
4、余新忠:嘉道时期的瘟疫及其社会影响
5、夏明方:江南外史——灾害、不确定性与江南道路再思考
11月13日(星期日)
青年学者论坛(第一场)
时间:08:30—10:20
地点:光华楼西主楼2201会议室
主持人:赵晓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评论人:
卜风贤(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教授、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杨伟兵(复旦大学史地中心教授、副主任)
(每人发言10分钟,集中评论20分钟)
1、赵越云:粟·黍·猪:论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的形成与发展
2、叶凯:北宋“瀚海”新考:兼论唐宋时期灵州地理环境的变迁
3、杜香玉:清代云南雹灾时空分布及其成因初探
4、韩健夫:极端气候-政策变动与明代边镇米价的考察——以延绥镇为中心
5、孔冬艳:明清蝗灾地理研究——以苏浙沪为考察中心
6、武文花:清代江淮地区水旱灾害变化分析
7、马巍:北宋并、代、忻沿边州府地震灾害研究
8、罗旭洋、李冀宁:浅析1920年海原大地震所致西吉县党家岔震湖形成原因及其对社会生活影响
9、任兆杰:中国古代的牛戒与免疫
茶歇 10:20—10:40
青年学者论坛(第二场)
时间:10:40—12:30
地点:光华楼西主楼2201会议室
主持人:刘祥学(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教授)
评论人:
陈业新(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
张俊峰(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
(每人发言10分钟,集中评论20分钟)
1、 季旭:试论我国历史上的治蝗观念的变化与除蝗技术的发展
2、 李昊林:唐后期义仓救灾的两种模式
3、 金城:宋代两浙路海洋灾害防御工程资金来源考察
4、 白豆:清代山西地方民众的防灾自救——以碑刻资料为中心
5、邓云霞:民国时期云南火灾与消防机制研究
6、洪丹凤:香山慈幼院经费来源初探
7、祝介梅: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征信制度初探
8、周彤:一二八事变灾后救济——以上海战区难民临时救济会为中心
9、宋儒:新政权与旧山河:作为集体记忆的水利中国——以文史资料为中心
分场报告会(第五场)
时间:08:30—10:20
地点:光华楼东辅楼103室
主持人:郝平(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评论人:
张伟兵(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杨煜达(复旦大学史地中心教授)
(每人发言10分钟,集中评论15分钟)
本场报告会主题:灾害救助
1、蔡勤禹:1936年天津大沽口冰难应对
2、王林:论民国慈善组织的信任危机及其应对
3、苗艳丽:从云南看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赈灾制度的调整与成效
4、文姚丽:陕甘宁边区救荒政策研究
5、吕志茹:1956年海河流域大水灾及救助活动
6、卢文刚:县区级基层政府应对台风灾害应急管理创新探索
7、胡勇: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闸北区的灾害及其善后
8、张龙:唐代灾害应对与地方财政
茶歇 10:20—10:40
分场报告会(第六场)
时间:10:40—12:30
地点:光华楼东辅楼103会议室
主持人:胡英泽(山西大学社会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评论人:
徐波(云南昆明学院教授)
段伟(复旦大学史地中心副教授)
(每人发言10分钟,集中评论15分钟)
本场报告会主题:清代灾害及其应对
1、周琼:清前期报灾制度研究
2、赵晓华:晚清州县官视野中的救灾活动
3、阿利亚:清代塔里木河流域洪水灾害与地方政府应对研究
4、张玉祥:从档案看清代道光二十二年五月新疆巴里坤大地震的赈灾对策
5、岳云霄、田毅:乾隆大地震与清代宁夏平原渠务经营中缙绅优免制的取缔
6、王璋:清代山西粮食问题再探讨
7、韩祥:清末民初华北灾赈中的货币形态更替及其影响
午餐、休息
(12:30—15:00)
闭幕式
时间:15:00—17:00
地点:逸夫科技楼一楼报告厅
主持人:方修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议程:
1、各分场报告会汇报
2、特邀嘉宾台北“中研院”史语所研究员、傅斯年图书馆馆长邱仲麟先生讲话
3、夏明方主任总结发言
4、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晓华主持“青年论坛”颁奖
5、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崇旺介绍2017年第十四届灾害史年会筹备情况
6、主持人宣布会议闭幕
11月14日
参会代表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