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2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文学地理已成长为一个引人瞩目的新的学科增长点。它牵涉到历史地理、古典文学两大研究领域,跨中国史、中国古典文学两个一级学科。自来这两个领域都各有一些学者从事相关研究,但由于横向交流较为缺乏,到目前为止,文学地理的相关研究还受到很多限制,存在巨大提升空间。为此,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计划于2019年7月举办“文学地理研究的技术与视野”暑期学校,邀请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地理学两方面的一线专家,展现中国古典文学的空间视野,分享从事相关研究的一些技术要领。旨在交流心得,培育新锐,切实推动中国文学地理研究的发展。
日程安排
D1: 6月30日(周日)
学员报到,领取资料
D2: 7月1日(周一)
上午:刘跃进教授(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讲座
下午:张晓虹教授(复旦大学)讲座
D3: 7月2日(周二)
上午:戴伟华教授(广州大学)讲座
下午:陈尚君教授(复旦大学)讲座
D4: 7月3日(周三)
上午:胡阿祥教授(南京大学)讲座
下午:傅林祥教授(复旦大学)讲座
D5: 7月4日(周四)
上午:李德辉教授(湖南科技大学)讲座
下午:左鹏(上海财大)、郝红霞(中国文联)会讲
D6: 7月5日(周五)
上午:廖可斌教授(北京大学)讲座
下午:张春晓(暨南大学)、张伟然(复旦大学)会讲
D7: 7月6日(周六)
野外考察(考察寒山寺、沧浪亭、垂虹桥、陆龟蒙故居等文学史迹)
指导教师:于薇(中山大学)、邹怡(复旦大学)
D8: 7月7日(周日)
学员赋归
(注:7月1~5日的授课日程,视专家个人行程可能小有调整,具体以后续通告为准。)
授课专家
陈尚君: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中文系教授、,中国唐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成就卓著,尤长于唐代文学研究,近著有《唐诗求是》等。
刘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博导,兼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会长等职。著有《秦汉文学渊源及其嬗变》、《秦汉文学地理及文人流布》等。
廖可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江学者,兼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等职。著有《文学史的维度》等多部专著。
戴伟华: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刘禹锡研究会会长。著有《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文化生态与中国古代文学论丛》等。
胡阿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刘禹锡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中古历史与文学、地名学与行政区划等。代表著作有《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中古文学地理研究》等。
李德辉:湖南科技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唐宋文学和文学文献学研究,著有《唐代交通与文学》、《唐宋时期馆驿制度及其与文学之关系研究》等多种。
张春晓: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尤其唐宋文学、女性文学研究,著有《贾似道及其文学交游研究》、《有斜阳处有春愁——才女的诗心与宿命》等多种,并有文学创作作品多种。
左鹏: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及相关领域研究,尤长于唐代文学地理。著有《唐代岭南社会经济与文学地理》等多种。
郝红霞:文学学士、硕士,历史地理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著有《中晚唐文学的南方化》等。
于薇: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先秦史、历史政治地理、历史人类学研究。著有《淮汉政治区域的形成与淮河作为南北政治分界线的起源》等。
张晓虹: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导、所长。主要从事历史文化地理、历史城市地理等领域的研究,为中国历史文化地理领域著名专家。著有《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等多种。
傅林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历史政治地理、历史交通地理等领域研究。著有《交流与交通》,并合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的清代卷、民国卷等多种。
张伟然: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导,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主要从事历史文化地理研究。著有《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等多种。
邹怡: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人文地理研究,著有《明清以来的徽州茶业与地方社会(1368—1949)》等。
学员招收及选拔办法
此次暑期学校面向海内外高校招收学员,招收主要面向硕士生、博士生,并酌量考虑即将升入四年级的本科生和青年教师,总计招收正式学员30人。
报名者请提供以下材料:
1、本人简历1份;
2、个人信息表1份,格式如下,请单独保存为一个word文档;
3、代表作1篇(已刊、未刊均可)。
报名方式为电子邮件报名:6月20日(含)之前,将申请材料(简历、个人信息表、代表作)发送至szjia17@fudan.edu.cn。收到报名材料,我们会回复确认。
6月25日左右,暑期学校组委会将确定并公示录取学员名单。
学员管理及考核办法
1、此次暑期学校,研修期间复旦校内食宿由主办方提供资助(青旅标准、不含早餐),往返交通费用由学员个人承担。
2、研修期间,每位学员必须遵从复旦大学的校园管理,并根据暑期学校安排,完成作业。
3、学员在7月30日(含)前,撰写并提交不少于1500字的研修报告。
4、全程听讲,完成作业,并提交研修报告的学员,经暑期学校组委会审阅合格后,颁发结业证书。
旁听学员
1、开放120席位,先到先得,勿需预约。
2、暑期学校不承担旁听学员的食宿和交通费用。
3、旁听学员学习期间,必须遵从复旦大学的校园管理。
4、希望获得结业证书的旁听学员,请在6月30日或7月1日与暑期学校工作人员处联系,登记信息,具体地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复旦史地所”的后续通知。7月2日后,不开放旁听学员登记。
5、登记备案、全程听讲,完成作业,并提交研修报告的旁听学员,经暑期学校组委会审阅合格后,亦颁发相应结业证书。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2019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