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 通知公告 -> 正文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暨《历史地理研究》发刊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作者:阅读次数:日期:2019-09-24

2019-09-24

2019年921-22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暨《历史地理研究》发刊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21日上午会议在美国研究中心104报告厅举行开幕式。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同志,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葛剑雄先生,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出席。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张晓虹教授主持。

开幕式简洁而庄重。焦扬书记为《历史地理研究》期刊揭幕。焦扬书记勉励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以期刊创立为契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推动整个历史地理学科的全面发展。


复旦大学陈志敏副校长代表学校致词,向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和《历史地理研究》新刊发布表示热烈祝贺!他回顾了复旦史地学人自1959年建立历史地理研究室以来的光辉历程,指出史地学人素以学风严谨著称,在疆域政区、地名考证、水道变迁等方面都代表着整个历史地理学科的前沿水平,在历史政区地理、历史人口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和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等分支学科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对学科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志敏副校长高度评价谭其骧先生带领邹逸麟先生、张修桂先生等学者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葛剑雄先生带领史地所研究人员与哈佛大学合作开发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的重大贡献。强调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在诸如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等评比中获得6篇占学校文科总数的三分之二,体现出强大的人才培养能力。陈志敏副校长进一步指出,近年来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更是成果频出,在两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定中,邹逸麟先生获学术贡献奖,周振鹤先生主编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获学科学术特等奖,多位教授著述获学科学术一、二等奖,获奖密度之高在整个上海文科学界绝无仅有。他强调,学术传统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和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并引领我们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中国。他最后指出,严谨认真、开放包容的历史地理学人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与方案。

中央文史馆馆员、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首任主任葛剑雄先生莅临并在致词中指出,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应当永远铭记历史地理学界的前辈。他动情地回忆禹贡学会、《禹贡》半月刊等的创办及史念海先生在大学毕业之后,就成为禹贡学会的驻会会员,专门从事禹贡学会的工作。侯仁之先生在大学期间就是禹贡学会活跃的会员,此后又赴英国留学。新中国成立后,在谭其骧、史念海、侯仁之三位先生的共同努力下,史地学人继承和发扬了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其它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将传统的沿革地理转化为了现代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

葛剑雄先生同时强调,历史地理学界取得的一切成果都是新中国、都是改革开放、都是我们优越的制度带来的,将国家利益置于首要地位是我们学科的一项光荣传统,学者首先应该为国家服务,承担国家委派的任务,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国家献计献策。他还感谢了学术界同仁的支持与帮助,指出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重大研究项目、重要学术活动都离不开兄弟单位的倾力协作;也要感谢兄弟单位为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无私输送了许多优秀学生。葛剑雄先生最后讲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来,我们与学界同仁们同呼吸、共命运,未来更应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共同为“双一流”建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国友研究员代表中国地理学会致词。张国友秘书长强调,20年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潜心学问的初心不改,30多人的科研团队研究涵盖各个历史地理学分支领域,一直在引领着学科发展。这样喜人的成就不仅依靠历史的积淀,更重要的是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为此,张国友秘书长特别感谢焦扬书记等复旦大学领导长期以来对历史地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关注,对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科研平台建设的支持。尤其是在整个《历史地理研究》申办期刊号的过程中,焦扬书记十分重视,做出了许多重要指示,最终实现了复旦几代史地学人的梦想。最后,张国友秘书长承诺,在未来的工作中,中国地理学会将继续保持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密切联系,积极支持《历史地理研究》期刊建设和发展,支持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将历史地理学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一流学科。

开幕式后,会议邀请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中国史组成员、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王子今教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北京大学辛德勇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志伟教授,上海市地理学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敏教授4位专家分别作了《汉帝国交通地理的“直单于庭”方向》《历史地理学的大模样》《从社坛看珠江三角洲乡村聚落的历史》《自然-人文耦合:城市自然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为题的大会学术报告。

21日下午至22日,来自全国3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余位学者围绕“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古都与城市地理学”“文献考订与史地研究”“历史自然地理与环境变迁”“历史交通与城镇发展”“人口、经济与区域开发”“历史文献与地理认知”“地名、社区与地图学史”“研究理论、方法及案例”“历史人文地理与区域社会”等主题,在4个会场分10组展开精彩的学术报告和学术评议。

22日下午,会议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104报告厅举行了简短的闭幕仪式。闭幕式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历史地理研究》编辑部主任杨伟兵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顾东辉教授代表学校和文科科研主管部门致词,对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历史地理研究》期刊发布和研讨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祝贺!高度评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取得的成绩。顾东辉处长代表学校感谢国内外历史地理学界对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对复旦大学文科的支持。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历史地理研究》主编、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吴松弟教授在致词中介绍了期刊申办历程,向关心和支持申办的学校领导及同仁表示感谢。最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张晓虹教授对会议作了总结致词,她回顾了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基地近些年的建设和发展,总结了这次大会举办情况,对与会领导、专家、嘉宾和研究中心同仁表示感谢。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会议得到全国历史地理等学界的大力支持。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王社教教授、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志伟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杨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胡恒副所长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或代表,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邓辉主任及唐晓峰教授、韩茂莉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辛德勇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侯甬坚教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主编周宏伟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李并成教授,云南大学陆韧教授,西南大学蓝勇教授,暨南大学吴宏岐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龚胜生教授,南开大学李金铮教授,太原师范学院王尚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华林甫教授,武汉大学晏昌贵教授,北京社会科学院孙冬虎研究员,河南大学赵炳清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毛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研究所副所长孙宏年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袁为鹏研究员,彰化师范大学陈文豪先生等专家与会并发表报告。上海历史学会会长、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章清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副秘书长、《地理学报》专职副主编何书金研究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党委袁新书记,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党委刘金华书记,复旦大学出版社王卫东总编辑及《中国社会科学报》《学术月刊》《云南大学学报》《中华文化论坛》《澎湃新闻》等嘉宾和代表应邀出席了会议开幕式。

中山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河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思想战线》·《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等单位和北京大学历史地理与古地图研究中心李孝聪教授、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常建华教授、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郭声波教授等学者发来贺信,对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与《历史地理研究》期刊发刊表示祝贺。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荣休教授张修桂先生、原《历史地理》集刊编辑朱毅老师出席了开幕式。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姚大力先生及吴松弟、王妙发、王振忠、张伟然、张晓虹、韩昭庆、杨伟兵、樊如森、段伟、路伟东、齐光、任小波、丁雁南、王哲、鲍俊林16位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在会议上作了学术报告。王建革、李晓杰、傅林祥、邹怡、徐建平、李爽等老师与会交流。因故无法到会的邹逸麟、周振鹤等先生来电来信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

会议在19-20日,还特邀了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承担的复旦大学“挂钩帮扶”单位云南永平县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张继强先生和中国地理学会张国友秘书长、《地理学报》何书金副主编分别主讲了复旦大学-云南永平对口支援、《历史地理研究》期刊建设两场专题报告会。